区块链将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创建一个可复查的交易记录和多事件认证,通过密码学对所形成的区块“上锁”,实现各参建方数据信息共享,提升各方的协作效率,实现项目的全过程透明管理
大部分单位都有自己的PM系统,各参建方在进行信息协同时,不但需要获取信息,还需要提供信息给其他各方。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需要重复联系多方,反复提交材料与确认信息。
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方式一直都存在不少安全问题,比如:系统管理员账户在后台人为修改数据、黑客入侵系统数据库篡改数据等。此外,由于参与机构较多且各方的利益驱动点不同,难以迅速地建立信任关系。
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繁杂、周期长,若项目出现质量等问题时,责任该如何追究,责任在谁身上难以确定。
同一个资料只需要提交给一次,就可以分发给多方,互通适用,实现各参建方、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
区块链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双方不熟悉、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交易双方的信任感。区块链的这种互信机制,可以解决跨单位、跨项目的工程数据可信度问题,从而有助于打通项目方、投资方、施工方、材料方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同时提供监管方介入接口,有利于监管部门进行管理。
区块链通过密码学对所形成的区块“上锁”,且未经过51%的使用者同意的情况下无法修改评估信息,安全性极高。对劳务人员的身份数字ID化,全程透明跟踪与“广播”,实现真正的劳务用工考勤、劳务黑名单禁入制。
项目部将工程管理过程中各项流程的审核信息规范化和模板化,各参与单位按照模板提供审核意见,将流程中每一步的操作都写入区块链存证,实现全员可见且不可篡改,不但提高了协作效率,而且提升了业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合成到施工现场浇筑各环节都需要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报告,将每一项检测报告的数据全部写入区块链存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存储结构可保证检测报告数据长期安全有效,不易发生单点故障和灭失。监管审计部门可通过区块链获得检测报告的所有历史记录,并进行追溯审计和责任追究,保证检测报告的可靠性。
电话:020-82011040
邮箱:chaojigongshi@gmail.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北街28号3栋203~205、2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