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层出不穷的网络化媒体业态不断颠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地位和影响力,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可以重塑媒体的新生态,通过构建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去实现媒体数据可共享和自由流通。
“现在有人拍个视频,一下子几百万的粉丝就进来了,这就是一个新的业态,一个突出的特点叫全要素,人、物、场全要素的媒介化和跨时空协同。”中国传媒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道军说,而当前,物已经成为媒介本身,比如一个产品的包装,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媒体了,再比如二维码,它已经成为一个媒介的入口。
这样的变化,使得媒体构成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性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播者拥有了基于平台的中心化能力,可以获得数据的充分完整性,掌握受众个人隐私的深度等;受众拥有了直接表达的充分自由,可以成为自媒体,整合社会资源,影响社会,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谋利的手段。
“当然,这种变化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媒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孙道军表示,媒体作为传播者是有权利和责任的,必须同时拥有这两样东西,受众也是责任和权利并存的,这样媒体才能够健康地发展。
如何去重塑新生态
孙道军认为,重塑媒体新生态的目标其实是构建一个新的生态,媒体一定要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而不是封闭的。
“我们今天认为用区块链去解决问题要构建一个新型的数据系统,来确保信息的搜集、处理、交换是具有隐私保护性和可扩展性、高效性。这个数据系统要符合四个要求:抗篡改性,支持隐私保护数据的生成、处理和交换,支持大数据量吞吐,确保经济可行性。”孙道军说。
而这个新型的数据系统的设计特征是媒体产业全面数字化和媒体数据产业化,它要满足以下特征,端到端全链路数据采集;交叉验证数据收集;传感器原始数据存储;独立验证存储;密钥和访问权限管理;终端数据认证以及输出等。
电话:020-82011040
邮箱:chaojigongshi@gmail.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北街28号3栋203~205、216室